909万毕业生将涌向哪里-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就青年就业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观点。针对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他强调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
今年,随着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影响,909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发展持续恢复,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景气指数仍呈现出环比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前程无忧发布的数据又显示,今年的就业机会实际上多于过去两年,大部分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有所上升。
哈增友指出,青年群体在就业中呈现出“求稳”的心态,选择国有企业成为他们的首选。这种“慢就业”现象也是我国青年失业率高企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行动,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发更多适合青年群体的优质就业岗位。
关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哈增友表示,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的精准实施,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呈现出向好的趋势。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内部挑战,我国仍需努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
哈增友强调,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为了稳定就业,必须保护市场主体。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企业面临困难,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未来,国家将继续加强对这些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督促指导,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为青年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呢?哈增友介绍,一方面要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发更多适合青年群体的岗位;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创业效应;同时还要提升青年群体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储备,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我国的人才红利正在显现。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人才招聘市场也在逐步升级。未来,人才价值最大化和招聘运行效率最优化将成为市场的主要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人才市场将继续发挥规模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哈增友及其团队对青年就业问题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积极的应对策略。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并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青年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