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独象目前归队意图不明显
独自出走的小象已经开始了它独立生活的旅程,这十天来,它的动态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据专家分析,虽然这头小象暂时离群,但象群和独象之间依然保持着特殊的交流方式。通过特殊的叫声,它们能够传递信息、保持联系。目前的监测数据显示,这头独象归队的意图并不明显。
好在指挥部的预警和布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引导象群避免进入村庄,保护了人象安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也展现了大象们温馨的一面:酣睡的小象得到同伴的照顾,母象甚至用身体为小象遮阴。
关于这群大象的活动轨迹,我们密切关注。在6月6日,它们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活动时,向西北迁移后转向南下。而那头离群的公象则走向了东北方向。随后的日子里,象群进入了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而离群的公象仍然停留在晋宁区夕阳乡。
对于独象离群的原因,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高级工程师沈庆仲认为,这并非真正的离群,而是小公象的叛逆期到了,就像人类的青春期一样。他分析,亚洲象是有思维的动物,具有较高的智商,会学习生活的技能。在小公象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想要独自玩闹、探索世界,但这不代表它们与群体断绝联系。沈庆仲坦言,目前尚未有有效的办法让离群的公象回归象群,但据他观察,玉溪的气候、环境对大象来说较为适宜,它们并不急于赶路。“做好大象长时间呆在玉溪的准备”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易门县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多样、气候立体明显,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大象宜居的环境。此次象群北上迁徙的原因之一是西双版纳的亚洲象数量逐年增加,部分林下野象的可采食植物减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提前预判了北迁象群的行进方向,并在多地安装了脉冲电围栏以防止它们进入集镇等人类活动区。此次亚洲象北上迁徙是我国探索解决“人兽冲突”的新范本。专家预测,随着雨季的到来和河水的上涨,引导象群回到普洱或西双版纳可能面临挑战。“大约在冬季”,我们才能看到这些大象是否成功引导回去。“在雨季的红河水位上涨时大象可能无法渡过河流”,专家沈庆仲如此表示,“大象可能会长时间留在玉溪。”陈明勇也对此表示认同。“大约冬季”,将有可能见证这群大象的回归之旅或新的迁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