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芬为什么在遗嘱中说死后要给他盖上黄龙旗
在甲午海战硝烟散尽两年之后,一个名叫马吉芬的美国军人,以军礼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人生。他留下的遗嘱中,有一个特别的请求:希望他的遗体能够盖上那面从中国的镇远舰上带回来的满清黄龙旗。
马吉芬,一个出身美国小镇的普通人,却怀揣着不平凡的梦想。他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选择了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加入了北洋水师。他的决心得到了当时好奇的李鸿章的亲自接待和考察。他的军事才华和对海军的热爱使他成功通过了测试,并在北洋水师里担任讲师,培养出一代代的军官。
马吉芬对北洋水师怀有深厚的情感。甲午海战爆发时,他本已准备请假回家探望家人,但当战争的消息传来时,他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假期,选择回到战场。他写给母亲的信中流露出他对战争的担忧和对职责的坚守:“亲爱的母亲,我可能再也无法见到你了,但我不能逃避,我在水师的这十年,他们对我如亲如友,我不能临阵脱逃。”
在战场上,马吉芬表现出色,担任镇远舰副舰长。在关键时刻,他临危受命,接任舰长职务。面对日军的围攻和轰炸,他英勇无畏,但不幸身受重伤。
马吉芬的英勇行为得到了上级的嘉奖,清的无能导致北洋水师的覆灭。这一结果让马吉芬倍感失望,他选择回到美国,但心中的痛苦和愤怒使他无法平静。他反击那些误解和诋毁北洋水师的言论:“你们不知道当时的战争背景,北洋水师士兵个个英勇无比,是无能的清葬送了这支军队。”
马吉芬心中的痛苦和失望日益加深。最终,在北洋水师覆灭两年后,他选择了自杀,以死抗争。他在遗嘱中特意嘱咐家人,希望自己的遗体能够盖上那面从镇远舰上带回来的满清黄龙旗,以此表达他对北洋水师的深深眷恋和对那些曾经一起战斗的战友的追随。
马吉芬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友谊、忠诚和信念的故事。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北洋水师的热爱和执着。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成为连接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永恒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