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临终写下遗诏,大臣为什么当场撕碎?
今天,奇闻网菜谱宝网的小编要为大家带来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故事,主角是晋简文司马昱,他是东晋的第八位皇帝。司马昱的皇帝之位可谓是从天而降,但却并非那么容易消化。
说到司马昱,不得不提桓温。桓温是东晋的皇亲国戚,娶了南康长公主为妻,因出镇荆州时不听朝廷命令,带兵灭了成汉,声望大增。随着他三次北伐的失败,他开始琢磨如何树立新的威望。
桓温决定效仿历史上的废立之事,废掉当时的皇帝,另选他人登基,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权威。这东晋立国以来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大家震惊不已。桓温宣称司马奕不能生育,其子乃是大臣与后宫美人私通所生,不应立为太子。他决定扶持正统,将司马昱迎入宫中,立为新帝。
那时,司马昱已经52岁了。他眼看桓温如同耍猴一般对待自己,在朝野之间横行霸道,心中愤怒却不敢言。仅仅登位8个月,司马昱便因忧虑成疾,病重垂危。
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司马昱让人准备笔墨写遗诏。他连续发出四道诏令,召桓温入宫,然而桓温却找理由拒绝觐见。司马昱无奈,只好立自己的儿子司马曜为太子,然后托孤给桓温:“若我的儿子可辅佐,便辅佐之;若不可,君可自立。”这是司马昱向历史中的刘备学习,试图以此让桓温有所顾忌。
遗诏尚未发出,就被侍中王坦之当场撕碎。王坦之不仅撕了遗诏,还质问司马昱为何要这么做。司马昱叹息道:“天下本是侥幸得来,你为何如此执着?”王坦之正色道:“晋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共同建立的,怎么能因为你说不要就不要呢!”司马昱不禁泪流满面,赞叹王坦之才是真正的忠臣。
于是,司马昱修改了遗诏,让桓温学习辅政。他驾崩后,桓温称帝的心愿至死也没有实现,被谢家和王坦之成功阻止。这个故事充满了权力、阴谋和忠诚的较量,让人不禁对这位皇帝和忠臣的命运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