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兵利器”集中亮相 确保出舱活动圆满成功
央视网报道,中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次活动不仅展现了航天员的英勇与智慧,更是凸显了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多款自主研发的太空装备在此次活动中亮相,成为闪耀太空的“中国名片”。
其中,空间站机械臂的出色表现为人们所称道。今天,这款机械臂首次托举航天员刘伯明到指定位置,完美验证了其大范围转移能力,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建造任务再添壮丽一笔。
核心舱的机械臂展开长度达10.2米,承载重量高达25吨,其全部核心部件均为国产化。机械臂依靠两端的末端执行器完成抓取和固定,与目标适配器连接后,可进行旋转动作。两个末端执行器交替抓紧、放开,使机械臂能在舱体表面爬行,更大范围地触达空间站各舱体外表面,执行各类航天任务。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末端大范围捕获技术、关节大力距驱动技术以及多自由度运动规划技术等。
此次出舱任务的另一大亮点是新款舱外航天服的成功应用。航天员离开空间站进入太空,面临着温差、空间辐射等多重考验。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采用多层设计,实现了真空防护、高低温防护和辐射防护。相比之前的出舱舱外服,它的安全可靠性更高,支持舱外活动的时间更久,自主工作时间可长达八小时。适体性更好的航天服,让航天员在太空中漫步更加惬意。穿脱这款航天服方便快捷,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设计师们在考虑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行动受限的基础上,专门研制了多种特殊工具来协助航天员的工作。这次出舱作业共携带了9种12个工具,每一个都经过了大量的仿真分析和验证,确保航天员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中继终端产品、天地通信系统以及图像传输系统也在这次出舱任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和应用。此次活动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员的英勇与智慧,也展示了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太空之旅,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的辉煌成就和航天员的英勇智慧。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我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