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专家:对沙漠蝗应做好实时监测应对

恐怖故事 2025-07-26 04:19www.178929.com天下奇闻趣事

针对近期非洲沙漠蝗灾的严峻形势,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张泽华研究员于北京2月17日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他强调,虽然沙漠蝗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但如果境外蝗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夏季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将显著上升,我们必须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对。

\t\t\t\t\t\t\t\t\t沙漠蝗虫被誉为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它们每天能随风飞行150公里,生存周期约三个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发出警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境内的沙漠蝗虫数量已达到惊人的约3600亿只,“非洲之角”的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今春,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的越冬蝗卵孵化,其扩散范围可能延伸到缅甸西南部。\t\t\t\t\t\t提到我国可能面临的威胁,张泽华研究员指出,尽管我国西藏自治区与邻国接壤区域为沙漠蝗扩散区,但由于环境、气候和食物条件的限制,对我国境内农业生产威胁有限。他强调,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青藏高原虽然可以构成天然屏障,但仍然存在沙漠蝗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t\t\t\t\t\t我国拥有多样化的蝗虫种类,其中50多种可形成灾害,对粮食生产和草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幸运的是,我国已建立了成熟的蝗灾防控应对机制,包括国家四级蝗虫监测预警系统和绿色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应对未来可能的蝗灾挑战的基础。\t\t\t\t\t\t张泽华研究员警告说,5月份为沙漠蝗成虫期。如果印度洋西南季风异常强劲,可能导致沙漠蝗翻越横断山脉进入我国云南境内。如果境外蝗情得不到控制,灾害持续暴发,下一代成虫在季风作用下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将在6、7月升高。\t\t\t\t\t\t面对这一潜在威胁,张泽华等植保专家提出了应对策略:有关部门应协调不同省区进行统防统治,实时监测可能迁入区域并做好药剂和施药设备的储备工作;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分享灾情情报并协同防控;深入研究沙漠蝗进入我国的可能迁飞路线、落点区域、发生规律和防控方法。\t只有通过这样的全方位准备和应对策略我们才能有效地抵御可能的沙漠蝗入侵保护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只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美好的未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免受沙漠蝗的威胁。

上一篇:首尔大学AI团队抄袭震动韩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29.com 奇巧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异事,天下奇闻趣事,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宇宙探索,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