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灭绝昆虫以三维立体形式完全再现
【引人入胜的科普文章】
透过显微CT技术的神奇力量,我们得以一窥大约4200万年前的雄性捻翅目Mengea种化石的奥秘。这颗琥珀化石中的昆虫,仿佛被时间凝固,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完全再现。
这是一只蚜虫大小的昆虫,生命短暂,通常只有几小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它在婚飞中被树脂黏住,被琥珀包裹,使得它的身体在历经百万年后仍然近乎完好无损。耶拿大学的昆虫研究专家们称之为侥幸事件。
借助显微CT技术,Hans Pohl博士和他的团队将这个已灭绝的昆虫以三维立体形式呈现。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它的详细逼真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它的内部结构。与其他石化了的化石不同,琥珀化石中的组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完整。
报告显示,这个捻翅目昆虫化石约80%的内部组织结构被出色地保存了下来。研究人员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本活生生的生物书,其中的肌肉系统、脑部及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和繁殖器官清晰可见。戴上3D眼镜,可以看到以三维立体形式呈现的昆虫。
Rolf Beutel博士解释说,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这种昆虫的种系分类的重要知识。关于捻翅目昆虫的排序一直是研究学者的谜题。而耶拿大学的专家们通过Mengea雄虫的外生殖器形状,推断出这种神奇生物的雌虫曾经是自由生存的。雄虫和寄生的雌虫交配时特殊的阴茎形状也揭示了它们独特的繁殖方式。
Pohl博士和他的团队还确认了捻翅目Mengea在昆虫谱系中的位置,称它为现存该物种的原始祖先。为了尽可能快地找到雌性成虫的踪迹,雄性捻翅目Mengea拥有鹿角形的触角和强大的专门器官。其飞行肌也非常发达,而消化器官则相对退化,这表明它们可能主要依靠空气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耶拿昆虫学研究专家们计划用显微CT技术研究其他的琥珀昆虫化石。这种方法不仅使细致的研究变得可行,而且相比其他方法,它有一个显著的优点——研究过程中昆虫化石不必被破坏,得以长久保存。
这篇文章带我们领略了科学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显微CT技术的运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远古生物的外形,更深入地揭示了它们的内部结构和生命特征。让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科学探索,继续揭示生命和宇宙的奥秘。精彩文章推荐:深海生物的神秘世界、历史传承的三星堆文化等,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