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航运本质安全“生态圈”(2)
从保姆式服务到主动追求安全——船舶与海事部门的共同转变之路
在航运领域,船舶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近日,北仑海事处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提升航运公司的管理水平并确保船舶安全。深入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发现这些举措不仅仅为船舶的安全护航,同时也推动了船舶管理和海事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为了全面提升航运公司的管理水平,北仑海事处特别针对危险货物等重点货物的安全出运开展了“阳光界面化”检查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他们邀请了数十位本行业的作业人员参与,深入企业查漏纠错。这种送安全而非单纯罚单的方式受到了航运企业的欢迎和赞赏。为了进一步深化这一工作,今年三月他们还推出了“海事后援团”服务。该服务的核心内容是当航运企业的管理人员面临技术难题或对船舶自查能力需要提升时,北仑海事处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上船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帮助。这不仅深化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也让海事部门逐渐摆脱了传统的保姆式服务,促使企业更加主动地追求船舶安全。当得知这些改变后,中石化镇海炼化等企业纷纷主动联系海事部门要求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繁忙的北仑核心港区,北仑海事处也在积极打造一条海上“绿波带”。这是一个创新的做法,旨在提高海上交通的通行效率与安全水平。通过与港区通航要素的整合优化和岸基管理水平规范的提升,改善水域通航环境和交通秩序。这一做法的成功实施不仅保障了船舶在港内航行作业时的安全、便捷、高效,更让北仑港这一宁波舟山港的核心港区展现出安全畅通的良好形象。据了解,北仑港年均船舶进出量巨大,国际航行船舶数量占宁波港的相当一部分。北仑港区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宁波港的运营效率和国际化形象。为了打造海上“绿波带”,北仑海事处不仅注重更新完善辖区通航基础资料,强化现场执法与服务,同时还积极联系气象部门建立港口与气象服务平台为船方提供实时的气象信息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做好航路规划从而保障海上航行的安全全年船舶安全进出港的数量可观没有因港通环境导致的延误事故这充分证明了北仑海上绿波带的成功实施和海事部门的卓越成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展现了北仑海事处的专业水平和卓越的服务态度树立了行业的良好典范推动了海上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