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苏三方在雅尔塔会议中讨论哪些议题?
雅尔塔会议,是一场由二战时期全球三大巨头——美国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于1945年齐聚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为了制定战后世界的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而展开的关键性首脑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战后德国的处理问题,会议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并要求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彻底消灭军国主义和主义。
关于波兰问题,会议确定了波兰东部边界的大体走向以寇松线为准,同时对于波兰的组成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决定在卢布林的波兰临时基础上进行改组,吸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关于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与对日作战。条件包括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的归还等。会议还涉及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
此次会议的亮点还在于联合国问题的讨论。会议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同时确定了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了实质性问题需要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这些协议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签署的《雅尔塔协定》以及通过的《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这次会议对协调盟国对德、日的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以及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会议的某些协议在未经有关国家同意的情况下达成,表现出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三大国在会议上构建的战后世界秩序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它对战后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尔塔会议不仅是二战后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更是全球大国间权力角逐、利益分配的见证,对于理解战后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