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一生诗酒趁年华,传世佳作映乾坤
白居易(772年-846年),一位在中唐时期颇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诗人,以乐天知命的性格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于世。他的生平与成就,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让人感叹不已。
一、仕途经历
白居易的仕途之路可谓一波三折。800年,他进士及第,初入官场,一路升迁。815年的一次越职谏言,使他被贬至江州司马。这一人生转折点,却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外放期间,他任杭州、苏州刺史,兴修水利,政绩卓著。晚年,他官至太子少傅,闲居洛阳,以诗酒自娱。
二、文学成就熠熠生辉
白居易的创作规模宏大,现存诗3000余首,为唐代最高产诗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千古传诵的佳作。他与元稹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创作理论。他的语言风格平易通俗,情感真挚,被誉为“老妪能解”。
三、思想与影响深远
白居易早年践行“兼济天下”的理想,直言进谏。晚年则转向“独善其身”的闲适生活,形成了“乐天知命”的处世哲学。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对后世士大夫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获“诗魔”“诗王”称号。他的成就不仅在中国受到赞誉,他的作品还远播日本、朝鲜,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晚年及逝世
846年,白居易在洛阳病逝,享年75岁。他葬于香山琵琶峰,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他的墓园与龙门石窟相邻,成为后世文人瞻仰之地。他的传奇人生和卓越成就,永远为后世所铭记。
白居易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诗歌,如酒般醇厚,如歌般动人。他的生平经历,犹如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他的成就与影响,永远镌刻在文学的殿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