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是怎样凭借民族特色发展经济的

灵异怪事 2025-07-07 19:58www.178929.com天下奇闻趣事

在宗法封建社会阶段,直至1949年前,哈萨克族同胞大多数栖息于天山山麓、阿尔泰山南坡等肥沃土壤、丰美水草之地,这些区域也是我国五大牧场之一。在这样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哈萨克族人民早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基本生计模式。他们随季节变化,逐水草而居,迁徙至最适宜的牧场,分为冬夏两个牧营地。除了放牧,打猎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补充,猎获物由参与打猎者公平分享。他们的主要牲畜有马、绵羊和山羊。哈萨克族人对马有着深厚的情感,不仅骑马放牧,还食用马肉、饮用马奶,并使用马皮制品。

马在哈萨克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马之外,骆驼和牛也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在生产中,牧羊犬和猎鹰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牧区贫富差距悬殊,少数大牧主拥有众多牲畜,而大多数牧民则拥有少量甚至无牲畜。以阿勒泰地区为例,仅占人口10%的牧主却拥有50%的牲畜,而90%的牧民仅拥有另一半。牧场名义上属于部落,但实际上却被大牧主所掌控。封建统治阶级如部落头人、宗教上层和牧主残酷剥削贫苦牧民。

随着1949年10月新疆的和平解放,哈萨克族及其他各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迎来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随后,1954年11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青海、甘肃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哈萨克族自治县。这些地区相继实施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建国前,哈萨克的畜牧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实现合作化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变了畜牧业的旧貌,促进了其大发展。

在“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指引下,农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国后,中国和人民在哈萨克族地区大力推动工业发展。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独山子油田、伊犁榨油厂等都是国家投资的成果。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穿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拉山口通向境外,显示了哈萨克族居住地区在西向开放中的前沿地位。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迅速崛起。

如今,哈萨克族地区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多重助力下,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前发展,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上一篇:如何安全地为电脑设置锁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29.com 奇巧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异事,天下奇闻趣事,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宇宙探索,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