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在掌权的时候 司马昭和司马师为何没有
在后三国时期,曹家的纷乱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位置,最终曹丕胜出,但却对曹植毫不留情。而在这场争斗中,司马家族却悄然崛起。当三国最终归晋时,司马家族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人们对司马家族掌权时期的故事充满好奇。为什么司马昭没有和他的哥哥司马师争夺大权呢?要知道,“司马之心”可不是空穴来风,司马昭绝对是个有野心的人。为什么他不敢与亲如手足的司马师翻脸呢?
在古代,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无后为大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没有自己的孩子,就从近亲那里过继一个。例如,在三国时期,本是庶出的长子因母亲的身份而被过继给叔父,从而获得了嫡长子的身份,为后来的争霸提供了资本。
司马师也没有孩子,从兄长那里过继了一个。他的一生并不顺利,老婆夏侯徽为他生了好几胎,却没有男孩。后来,他从弟弟司马昭那里过继了一个男孩,司马攸。
当司马懿去世时,司马师继承了他的地位、身份和权利。司马昭并没有与司马师争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继的孩子。就算司马师得了大权,最终接手一切的仍是自己的骨肉血脉。司马昭可能基于这一点选择不与司马师争夺。
司马师在军队中极有威望,手下大将众多。在司马懿遭到打压时,司马师依然手握军权。在那个时代,有兵权才是硬道理。司马昭在军事实力上无法与司马师匹敌。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提前告知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他的计划。在此期间,司马师表现得泰然自若,而司马昭则坐立不安。这也表明司马昭不如司马师。更适合的继承人无疑是司马师。
虽然司马懿成功夺权,但忠于曹魏的人太多,且大多掌握国家大权。这导致了汝南三叛。司马懿年事已高,仍亲率征战,杀了王凌。司马师也因汝南三叛而死。这表明司马懿篡权后的局面极不稳定,流血事件不断。只有久经沙场的司马师才能胜任这个局面。
在司马懿死后,最适合收拾局面的人是司马师。而司马昭在这个时候跟随着哥哥,迅速成长。如果司马懿死后直接让司马昭接班,可能会给司马家族带来灭门之灾。综合以上所有事情,可以看出司马昭确实不敢与哥哥司马师争夺权力。
这个故事充满了权谋、争斗和牺牲,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残酷现实。司马家族的崛起和纷争,成为了历史上一段引人入胜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