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真相是什么?与赵员外有关
梁山好汉中的真英雄——鲁智深
在梁山好汉的众多英勇角色中,真正能被称为英雄的,其实寥寥无几。而在这其中,鲁智深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星。他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许多读者的内心。
鲁智深是一个行事风格直接而勇敢的好汉。相较于其他梁山好汉的优柔寡断和心思腹黑,他的行为更加真实、直接。他对世界的态度是鲜明的:对于任何恃强凌弱的人和事,他都无法容忍。他的信条是“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有五次大的举动,都是为了救人于危难之中。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他在渭州城为了金翠莲父女而三拳打死镇关西。而这其中最为特别的,却是他在逃避官司期间,因为醉酒而大闹五台山的那一次。
鲁智深初到五台山时,他的性格与寺庙的规矩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他不喜欢单调的坐禅生活,云游四方一直是他的梦想。他的内心就像是一头雄狮,被突然关进了五台山的铁笼。他知道五台山既是自己的牢笼,也是自己的护身符。尽管他不喜欢寺庙的生活,仍然选择暂时接纳这里。
“久在樊笼里”的鲁智深,必然会有爆发的一天。那一天,他在醉酒后,打破了心灵的桎梏,将四大金刚打得稀碎。打碎的不仅仅是泥雕,更是困住他的樊笼。
在这之前,鲁智深还对朝廷和社会有所期待。但当他终于逃出了心中的樊笼后,他的反叛精神更加旺盛。赵员外代表着大宋赵家江山,而佛门则是统治者为了消磨民众狂放的个性而扶持的。鲁智深没有被佛门消磨掉个性,反而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他的禅杖不是为了守戒参禅,而是为了惩恶扬善。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看似只是一桩趣事,实际上却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这次事件背后的深意,是鲁智深突破了生活和制度的樊笼,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没有按照一些人所预想的那样去做,反而自己走出了一条轰轰烈烈的康庄大道。他的行为充满了反叛和挑战,但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