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部委联手开展社区建设补短板公共活动场地不小于150平方米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杨磊报道)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3个部委最近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这一行动的目标是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完整居住社区。
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总体目标,这次行动着重于完善居住社区的配套设施。这些设施不仅包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如健身器材和儿童娱乐设施,还包括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也特别强调了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性,要求每个居住社区都应有足够的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
根据公布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公共活动空间被分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两部分。公共活动场地应至少有一片公共活动场地,包括室外综合健身场地,用地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配置健身器材、健身步道等设施。而对于新建居住社区,更是要求建设一片不小于8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地,配置各类球类场地,并在紧急情况下可转换为应急避难场所。
公共绿地的标准则是要求至少有一片开放的公共绿地。新建居住社区至少要建设一个不小于0平方米的社区游园,既有居住社区则应该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改造建设“口袋公园”、“袖珍公园”等。这些公共绿地不仅应配备休憩设施,还要注重景观环境的优化,体现文化内涵,并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应急避难场所的作用。
这项补短板行动的实施,不仅将使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和设施,而且也将大大提升我国城市居住社区的整体环境。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的设施短板,新建居住社区将同步配建各类设施,实现城市居住社区环境的明显改善。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举措,必将显著提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
(责编:杨磊、胡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