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工地建设复工,将成为全球面积最大
【标题】全球最大天文馆建设正酣——上海天文馆复工纪实
随着春天的到来,全球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的建设工地再次焕发生机。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今天,这个上海市的重大建设项目正式复工,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未来。建设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仅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种种挑战,更将疫情防控融入其中,展现出了不凡的勇气和决心。他们努力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以保证明年顺利开放。
对每一位进入工地的施工人员,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筛查。工地的出入口,是人员进出的唯一通道。每个人在进入工地前,都必须接受体温检测,并通过消毒脚垫进行消毒。一旦发现有人体温异常,将立即进行隔离观察。这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工地的安全。
在工地上,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工人们有的在测量放线,有的在制作隔墙龙骨,有的在安装顶面钢骨架转换层,还有的在搬运方管材料等。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更多的工人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陆续进场。
除了工地的防疫复工准备,上海天文馆项目的复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施工材料供应商的复产和外协人员的就位。天文馆指挥部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系统化部署,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及时优化复工复产条件,安排专人联络、监管、检查复工的上下游材料的进场安排,确保材料供应的顺利进行。
作为全球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的展品展项众多,施工工序和节点计划相互交错、不可分割。天文馆指挥部在推进施工工地现场复工的也统筹部署了位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30余家展品展项供应商同步复工,以确保项目进度的整体推进。
自疫情发生以来,天文馆建设指挥部始终坚守岗位,一手抓防控疫情不放松,一手抓年度任务不懈怠。他们编制了疫情防治应急预案和居家办公工作制度,以确保项目工程的不停摆。在临港的工地现场,更是每日安排人员值班,制定了工地巡查制度,为后续的全面复工做好准备。
这个全球最大的天文馆的建设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建设者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困难。他们的努力,将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普教育场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对科学的热爱。让我们期待上海天文馆的完工,期待它为我们带来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