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双双大跌,TCL集团重组后主业
彩电行业的风云变幻,TCL集团面临挑战
近期,TCL集团的业绩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家电行业的巨头,在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后,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困境。
公告显示,TCL集团在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为588.18亿元,同比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尽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所增长,但深入剖析后发现,这主要得益于一些非经常性收益,而非主营业务的表现。真正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扣非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这犹如一个人靠捡到大笔钱财来提高月收入,但这样的运气显然无法持续。对于TCL集团而言,这种净利润增长而扣非净利润下滑的情况,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信号。
被外界视为利润奶牛的业务——TCL华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其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早在去年上半年,TCL华星的增收不增利现象就已经显现。重组后作为TCL集团的主营业务,TCL华星的表现与彩电行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面板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这无疑给TCL华星带来了巨大压力。
回顾TCL集团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营收和净利润的波动较大。重组后的TCL集团本应在业绩上有所突破,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是重组效益尚未真正显现,还是陷入了困境难以自拔?这无疑给外界留下了诸多疑问。
去年年末,TCL集团的重组方案引发了不少关注。剥离消费电子、家电等智能终端业务及相关配套业务的消息传出后,人们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了质疑。毕竟,被剥离的业务是营收的主要来源,而保留的半导体显示及材料和产业金融与投资业务能否撑起局面,尚待时间验证。
不仅如此,TCL集团的高管团队也经历了大换血。首席财务官、多名公司副总裁相继辞职。尽管这看似是TCL集团向外界展示重组决心的举措,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轻装上阵的TCL集团并未走得更快,反而陷入了主营业务低迷的困境。
面对当前的困境,TCL集团需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扭转局面。只有真正解决困扰企业的问题,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希望TCL集团能够找到突破口,重新焕发生机。
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对于任何内容,本站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