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潭发现恐怖怪物 村民数次惊魂遇险
在我熟悉的原阳县,黄泛区的名声久矣,它北部是白花花的盐碱地,我们的村落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曾是蓬蒿丛生的荒芜之地,然而历史的变迁赋予了这里新的生机。
解放前,这里的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地耕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为了保卫这片土地免受黄河洪水的侵袭,动员了百万劳力筑起了坚固的黄河大堤。排水渠的开挖,使得这片盐碱地得以冲碱改良。从此,这片土地化身为北方少有的鱼米之乡,盛产的原阳大米更是名扬四海。每当回到家乡,我都会带些大米给同事们品尝,他们都会赞叹米比菜更美味。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五十年代修建的引黄渠带来了丰富的水源,有一年河水泛滥,却在坝湾处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潭。大水退去后,这个潭水始终不见减少,生机盎然。每年夏天,这个潭都是人们的乐园。人们在劳累一天后,都会来这里洗澡、游泳,孩子们则在这里摸鱼、掏鸟蛋,享受无尽的欢乐。
这个深潭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在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人们的精神虽然亢奋,但饥饿仍然是生活的主旋律。我的邻居吴大爷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每年夏秋之交都会去扫碱卖碱。那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凌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带着扫帚和簸箕,到洼地去扫碱。而洼地多且不平的潭边成了他的主要扫碱地点。
一天凌晨,吴大爷像往常一样去扫碱,因为今天恰逢镇上集市,所以他带上了杆称,打算扫好了就直接去卖。他到了村南的水洼地,很快就扫满了一独轮车碱。这时天刚蒙蒙亮,吴大爷心情愉悦,想着今天还能赶个早市。他收拾好东西,推着满载的小车来到潭边,想洗把脸然后赶集。
这个深潭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秘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欢乐和舒适的游泳场所,还孕育了丰富的碱资源。吴大爷的勤劳和坚韧精神在这个深潭边得到了回报。他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人们凭借着智慧和努力,创造了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