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心率快怎么办

历史文化 2025-06-18 03:54www.178929.com天下奇闻趣事

心脏手术后房颤(POAF)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高达约30%。大多数房颤事件发生在术后2至3天,持续时间可能从48小时到7天不等。尤其当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时,血栓形成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POAF与心内科房颤有所不同,其背后存在着多种机制,包括心房结构改变、应激反应、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炎症反应等。由于POAF患者常伴随着心功能不全,房颤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尤为明显。治疗POAF时,改善血流动力学成为首要原则,而不仅仅是关注症状或远期生活质量。

在治疗方面,电复律和静脉用药通常是快速有效的手段,针对这类房颤患者,病程通常较短,转复窦律的几率相对较高。由于POAF是在诸多一过性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生的房颤,消除诱因成为防治的关键。对于心脏重症患者,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安全性尤为重要。

在房颤管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需特别谨慎。这些药物可能具有促心律失常作用,并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在选择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疗效和潜在风险。如果手术后的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立即进行电复律治疗。若电复律无效,应考虑心室率控制或药物节律控制。

对于常用的药物,如胺碘酮,它适合POAF患者的节律治疗,并得到了各国权威指南的推荐。使用胺碘酮时需要注意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通过减缓静脉推注速度、补充血容量等措施可以预防这些不良反应。

伊布利特虽然复律效果较好,但对心脏重症患者的安全性较差,其应用适应证在指南中逐渐减少。β受体阻滞剂是术后房颤的一线治疗药物,多部指南或共识均推荐其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应避免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良及失代偿性心衰患者。洋地黄类虽然具有强心作用,但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其是否增加房颤患者死亡率尚无定论。

对于POAF的管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其疗效和安全性,并遵循权威指南的建议。以上内容主要参考自刘楠在长城会2020上的演讲《心外科术后房颤(POAF)心率和节律的管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29.com 奇巧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异事,天下奇闻趣事,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宇宙探索,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