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说好一起上梁山,为何宋江中途逃跑,解读水浒传的背后故事
当初,宋江在清风山一带收纳了八九位义弟,共谋大事,欲一同前往梁山落草为寇。在众人热切期盼之际,宋江却突然改变主意,独自离去,这其中究竟有何原因呢?
说来其实有两个主要的原因。我们不得不谈到宋江对晁盖的忌惮。
宋江的今日境遇,可谓拜晁盖所赐。逃亡的一年半里,他辗转多地,却唯独避开了梁山。为什么呢?因为他害怕晁盖会对他不利。原著中的一段情节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心理。
在第三十五回中,宋江在与众人商量时提到:“倘若只道我们来收捕他,不是耍处。”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宋江对晁盖的不信任。他认为晁盖那边一定有探子四处打探消息,若自己贸然投奔,很可能会被误认为官府派来捉拿晁盖。而晁盖在宋江的逃亡期间,也未曾关心过他,这使得宋江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
宋江需要暗中积蓄力量,直至拥有与晁盖抗衡的实力。此时上梁山,显然不是最佳时机。
那么,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宋江还在等待转机。
在送走众兄弟后,宋江选择独自返回,结果被官府捕获。但这一次,他表现出的态度十分特殊。他没有躲避,也没有辩解,而是主动站出来让官府捉拿。甚至在招待前来捉他的都头后,还赠予他们二十两银子。这种表现,似乎在透露他内心的某种期待。
与其他梁山好汉不同,宋江只杀了既没钱又没权的阎婆惜,问题并不严重。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可靠消息,朝廷即将册立皇太子,大赦天下。这意味着他很有可能得到减刑。他依然有盼头,自然不愿轻易上梁山落草。
前往江州牢城的路上需经过水泊梁山。宋江担心再次遇到晁盖,便与公差商量绕道而行。可惜最后还是被赤发鬼刘唐一伙儿遇上。原来晁盖早已设下四路埋伏,专门等候宋江。
面对晁盖的迎接队伍,宋江并不领情。他假意推托,说自己只是来探望,并非真的要上山。但晁盖自然明白宋江的顾虑,继续逼他上山。宋江无奈表示只要晁盖肯放他下山,宁愿以死相逼。经过一番周折,晁盖才答应放他离开。
宋江的这番表现虽然看似矛盾重重,但实则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我会上梁山的,但不是现在;更不会把你晁盖当王伦。这是在向晁盖示弱,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通过这样的方式,宋江成功地说服了晁盖,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