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地位:商代女子主持祭祀 汉代可择偶再
在殷商时期,母系社会的影响依然显著,女性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甲骨卜辞记载,商王的妻子能够执掌军队,亲自征伐敌国,而且不止妇好一人,还有众多女性在边防驻守,抵御外敌,或在地方担任长官,向商王纳贡。
在商代,女性甚至能参与祭祀,死后也能享受祭祀的待遇,这是后世女性难以企及的荣誉。随着经济的发展,采集经济逐渐转变为农耕经济,男性劳动力的优势逐渐显现,但母系社会的影响仍然存在。
一些古老的姓氏,如姬、姚、姒等,以女字为偏旁,成为母系社会的烙印。史籍中记录的周代女性名字,并非个人独特称谓,而是显示家族和婚姻关系的信息。例如,之女文嬴,从名字中可以知道她来自嬴国,而关于她个人的独特信息却被掩盖了。
周代社会重视男女婚恋问题,官方在仲春之月举行祭祀活动,促进男女聚集和配对。女性参政议政的情况并不普遍,个别案例如秦国宣、赵威后等是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角色。
两汉时期,贵族女性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如被封为侯爵、设立府邸、配置官员等。公主们公开参政,甚至直接参与王朝更替。到了某个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女主政治局面,公主们的权势显赫,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授权。
在婚恋方面,周代女性有较高的自由度,私订终身的情况在《诗经》中有所展现。汉代女性在再婚问题上也有很大的自主权,新寡改嫁并不罕见,甚至一些有才华的女性因才华得到赏识而再婚。
汉代女性的生活并不局限于家庭,除了纺织缝纫,她们也承担田间山头的劳作,并需缴纳赋税、承担徭役。在经济困难时期,女性对社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女子也活跃在医疗领域,如以医术得幸于武帝之母的义姁,以及毒杀皇后的淳于衍等女医。汉代还有女子续写《汉书》、撰写《女诫》,甚至从事商业活动,如卓文君当垆卖酒。这些女性展现了丰富的社会角色和广阔的才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