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元1斤,“天价岩茶”伤了谁?如何揪出幕后推手?
“天价岩茶”:市场的扭曲与伤害
拥有千年历史的武夷岩茶,其珍稀与尊贵不言而喻。近年来,一场关于岩茶的“天价”风波正愈演愈烈。春节期间的媒体报道揭示,岩茶被炒作成热门高端礼品,甚至衍生出回收、代售等变现业务,价格离谱得令人震惊。
这些“天价岩茶”分为“非卖品”和“在售品”。其中,“非卖品”的价格更是高达每斤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如此高昂的价格,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
这种“炒茶”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些公司收购茶农产品,通过精美的包装、奢华的文案,甚至以“榜单”“稀缺”“非卖品”等为噱头,蓄意推高价格。更有甚至,与腐败动向挂钩,成为“四风”问题的新表现。
这种扭曲的市场现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伤害了真正的茶农。他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岩茶,被一些不良商家借机炒作,反而使得大多数茶农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反而成为这场风波的受害者。岩茶的信誉度因“天价”等乱象而持续下滑,大量中低端岩茶遭遇市场滞销的困境,对相关产业的伤害不容忽视。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应持续发力,揪出“天价岩茶”的幕后推手,依法查处过度炒作、串通操控茶叶价格等行为,并公开曝光。当地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积极行动,加强监管,引导市场回归正常。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加大反腐力度,将“天价茶”列入党员干部不得收受的名贵特产资源目录,对于利用“天价茶”进行洗钱、受贿等行为,应严肃查处,公开通报。唯有如此,才能彻底遏制这股歪风邪气,消除将岩茶炒作成“办事茶”“送礼茶”的现象。
消费者也应积极抵制此类现象,不买“天价茶”,对相关不法行为积极举报,这也有利于市场回归正常。毕竟,失序的“炒茶”行为无益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地方发展形象,最终受损的是消费者和广大茶农。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岩茶市场回归正常,让每一位热爱岩茶的消费者和茶农都能享受到真正的武夷岩茶带来的美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