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蹴踘的起源,古人也爱娱乐运动
蹴鞠,一种古老的游戏,又被称作蹋球。那么,“踘”究竟是何物呢?踘的制造,采用的是皮料包裹毛料填充的方式,因此又被称为“毛丸”,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皮球”。关于蹴鞠的发明者,虽然无法确定具体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玩球游戏的起源非常古老。
想象一下临淄这样的繁华都市,蹴鞠已经在那里非常流行。从战国到秦汉,蹴鞠、斗鸡、跑狗等游戏都被视为有趣的娱乐方式。就连那位曾经与一群“屠贩少年”斗鸡、蹴鞠放纵的皇帝,后来成为太上皇后,虽然地位尊贵,却仍然对无法再玩蹴鞠感到沮丧。
关于蹴鞠的最古老方法和规则,我们无从得知。从古代书籍如《蹴鞠》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历史的痕迹。唐宋时期,蹴鞠逐渐发展,被称为“蹋毬”。那时的皮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毛料填充,而是开始使用火中烤过、水中揉过的尖皮制作,内部也开始充气。球场设施完善,有球门、有网,比赛时还有各种角色分工。
除了蹴鞠,唐宋时期还有打球这一运动。打球使用球杖,类似于现代的高尔夫球。也有骑在马上打的球,类似于现代的马球。这种打球游戏发源于波斯,唐朝时从土耳其斯坦传入中国。在古代,蹴鞠也是一种武术训练,所以《汉书·艺文志》把《蹴鞠》二十五篇归入“兵家”类。到了后来,蹴鞠逐渐演变为一种运动竞技。
从皇帝到宰相,都对打球和蹴鞠有着极高的热情。例如,金世宗在大殿上击球,强调武术练习的重要。但也有像阿沙不花这样的宰相,认为蹴鞠只是一种娱乐,不应过于沉迷。
技术娴熟的人常常会因为这项技术而得到意外的机会。比如唐朝的陈敬瑄,因为打球技艺高超而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甚至在高俅的故事中,也记得那个因为“蹋得一脚好气毬”而发迹的人。虽然这些故事可能有些夸张,但却是人们对技术重视的体现。
无论是蹴鞠还是打球,都是古代人们喜爱的运动方式。它们不仅能让人们得到娱乐,还能锻炼身体、训练武技。虽然阿沙不花宰相对蹴鞠持保留态度,但无论如何,这些运动都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