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恐将夏季无冰
全球时报报道,一场震撼人心的北极探险行动落下帷幕。德国北极科考船“极星号”,领衔参与了一项规模宏大的探险项目——“马赛克”探险计划,并刚刚于德国时间周一返回不来梅港。此次行动,被科学家们形容为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北极探险活动之一。此次探险行动的背后,隐藏着令人心痛的现实——北极正在垂死挣扎。
探险队伍由德国阿我弗雷德·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WI)领导,汇聚了来自全球近二十个国家的数百名科学家,其中包括德国、中国、俄罗斯等。此次探险耗资高达惊人的1.4亿欧元,堪称极地探险项目中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一次。队伍在去年的九月从挪威特罗姆瑟出发,历经艰险,终于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成功搜集了大气、海冰、海洋等多方面的数据,并带回超过一千份冰块样品,以便评估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乃至全球的影响。
探险队领队雷克斯表示:“我们亲眼见证了全球变暖对这个被誉为‘气候变化重灾区’的冰层产生的巨大影响,见证了北极正在如何垂死挣扎。”他们发现北极地区的冰块遭受严重侵蚀,开始融化、变薄并变得脆弱。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未来的几十年里,人们将只能看到一个“夏季无冰的北极”。他们的考察结果也得到了美国卫星图像的支持。最近的卫星照片显示,北冰洋的海冰数量已经达到有记录以来的夏季第二低,仅次于2012年;北极冰层面积更是缩小至40年来的第二小。专家塞雷泽表示,“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季节性无冰的北冰洋的时期,今年无疑是这一趋势发展的又一个有力证明。”专家认为,这是气候变化的明显标志。
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让北极陷入危机。联合国减灾办公室最新报告指出,过去20年全球共发生7348起自然灾害,几乎比1980年至1999年期间翻了一番,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咎于气候变化。这些灾难给全球经济造成近3万亿美元的损失,夺走了超过120万人的生命。报告还预测,未来十年,热浪将成为最严峻的问题。从地域上看,亚洲是遭受自然灾害最多的地区,过去20年间共发生3068起灾难;而从国家来看,中国经历的自然灾害最多(577起),其次是美国(467起)。
面对这样的现实,人类必须警醒并行动起来。我们需要保护北极这一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同时也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我们的地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