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升!向浩瀚星空(70年,共同走过)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到北斗组网与嫦娥探月工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这辉煌的背后,无数航天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前赴后继的坚守,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刘纪原,一位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专家,他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奋斗与坚守。1960年,刚刚学成的他,虽然对汽车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国家的需求成为他前进的航标,他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面对“东风一号”导弹研制生产中的技术与材料短缺,他坚定地说:“只能依靠自己!”在科研楼的灯光下,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直至凌晨。
那时的科研条件有限,但刘纪原和他的团队从未退缩。为了测试控制系统,他们走几十公里借设备,然后抱着设备走回了科研地。在茫茫戈壁滩上,“东风一号”的发射试验紧张进行,刘纪原他们带着馒头、水和咸菜,一去就是一天。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他都如数家珍,这份执着与热爱令人感动。
雷英俊,今年35岁,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主任设计师。作为嫦娥研发团队的一员,他参与了多项航天器电源系统的课题研究。当嫦娥探测器成功落月的那一刻,他的心情跌宕起伏,直到“玉兔二号”巡视器稳稳踏上月球的土地,他才真正放下心来。
他的工作是航天器的供配电系统进行总体设计,这是个极其细致的工作。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高标准、高安全、高可靠——这是航天人的基本要求。老一辈航天人的严谨细致给雷英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深空探测中,他提出了深空探测器电源系统能源共用方法以及新型的能源配置方案,这个方案还解决了月夜时温度采集器的可靠供电难题,成功实现了我国月夜温度测量。
他说:“跟同学们相比,有的人收入高,有的人工作轻松,但这份工作带给我的自豪感、满足感、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这是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是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自豪和满足。
从刘纪原到雷英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坚守。他们的付出与努力,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中国航天的道路上,向着更远、更高的目标迈进。他们是真正的航天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