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中国发展迎来新增长极(锐财经
自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以来,该战略已迅速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随后,中央、国务院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被视为引领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蓝图。
专家们指出,这一《纲要》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它不仅规划了长三角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明确了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六大目标。这些目标涵盖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以及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
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纲要》提出了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包括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人均GDP、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而在科创产业融合方面,长三角地区将致力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是《纲要》的重点之一,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铁路网、高速公路以及5G网络的广泛覆盖。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强调了《纲要》的六大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他认为,《纲要》的重点在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现一体化发展、区域的均衡发展以及创新发展。张建平表示,长三角地区由于各个地市之间的均衡发展格局态势明显,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来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
张建平还指出,《纲要》提出的两个“轮子”——服务化和高技术化,将是支撑长三角地区未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他强调,“一体化”并非“一样化”,差异化发展同样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来推动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展望未来,张建平表示,长三角地区将朝着世界高标准湾区的建设方向不断推进,成为中国强劲的增长极和面向“一带一路”的辐射极。这一地区凭借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以及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完全有可能实现《纲要》所设定的目标,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纲要》为长三角地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其成为全球瞩目的增长极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