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塞尼亚战争背景:富庶美塞尼亚引起斯巴达觊
远古时期,当多利亚人席卷伯罗奔尼撒半岛时,赫拉克利斯的后裔三兄弟如雄鹰般夺得了东部和南部的广阔领土,并将这片土地划分为三份,各自建立了王国。长兄占据了亚尔果斯,二弟的孪生兄弟则统治了斯巴达,而幼弟则掌管了美塞尼亚。
在这片土地上,斯巴达城邦以其独特的体制和文化崛起。经历了著名的“来喀古立法”,斯巴达建立了一套完善且严密的奴隶制度。其城邦制度以户籍原则为基础,形成了新的部落和选区。民众通过欢呼法组族贵族会议议事会,共同决策国家大事。而监察官则由民众选举产生,确保斯巴达制度的执行,特别是负责落实青年人的体育锻炼制度。这一制度成为斯巴达城邦的最大特色,要求公民尤其是男性青年公民过军事化的集体生活。
为了保障所有公民以军事生活为首要任务,斯巴达建立了特殊的奴隶制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公民不从事生产劳动,而是由国家奴隶“希洛人”耕种土地。这样的经济制度确保了公民之间不会因财富差异而产生分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贵族的控制。这也使得斯巴达的男性公民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军事训练中。每个斯巴达男性从孩提时代就接受严格的体育和军事训练,甚至婴儿体质稍弱者就会被抛弃。少年时期,他们要经受缺衣少食、日夜操练的考验。成年后,他们生活在军营中,除了行军作战,就是反复操练。他们的精神也被培养成绝对服从、不畏死难的军人气质。这种制度执行得如此彻底,使得斯巴达的公民社会犹如一座军营。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斯巴达少年军训严格、斯巴达人视死如归的传奇故事。
相比之下,美塞尼亚位于斯巴达的西面,土地肥沃,被誉为富庶之乡。尽管它与斯巴达几乎同时建立了国家,却没有形成斯巴达那样严格的军事制度。到了公元前8世纪中叶,斯巴达对土地和奴隶的需求急剧扩大,将视线投向了兄弟之邦美塞尼亚。美塞尼亚的命运因此变得扑朔迷离,成为斯巴达扩张野心下的挑战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