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让人挖开徐茂公的坟?
欢迎来到奇闻网菜谱宝网,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主角是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徐茂公。
徐茂公的一生可谓历经波折,他先后改过四次名字。从最初的徐世勣,到因功勋卓著被李渊赐予的名字李世勣,再到因避李世民的讳而改名的李勣,最后因李继业造反而改回徐勣。尽管名字在变,但他的忠诚与智慧始终如一。
徐茂公一生谨慎,很少介入皇家的权力斗争。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之前,曾多次拉拢他,但他始终默不作声,置身事外。他的政治嗅觉极为灵敏,总是能站在最高领导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当唐高宗准备废王立武为皇后时,朝中掀起轩然大波。其他功臣纷纷表态反对,但徐茂公仍然保持沉默。他称病不出,但当唐高宗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巧妙地说:“这是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这句话看似中立,实则态度鲜明,直接助推了武则天成为皇后。
徐茂公的政治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的言辞上,还体现在他的行动上。他能够明智地选择站在最高领导人一边,这让他得以在风云变幻的朝廷中保全自己。
尽管徐茂公在生前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他死后却遭遇了开棺暴尸的厄运。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好儿子”徐敬业。徐敬业是个有计谋、胆识过人的人,但他性格冲动,容易意气用事。徐茂公曾多次告诫他,让他改掉冲动的个性,但徐敬业始终我行我素。最终,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徐敬业打出拥立李唐、反对武则天的大旗,但最终兵败被杀。
武则天因此对徐茂公心生怨恨,并迁怒于他的坟墓。但当打开徐茂公的坟墓时,众人惊讶地发现,墓内除了腐烂的尸身和一件朝服外,只有十个木头人,连一件瓷器都没有。武则天看到这一幕后,不禁叹息一声:“这老道,真是狡诈,但念其忠诚廉洁,还是饶了他吧。”
徐茂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忠诚智慧的臣子,也是一位深谋远虑的父亲。他的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传奇经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忠诚、智慧和谋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