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化交流会在武汉召开
在光阴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流淌着一种深邃而独特的血脉,那就是文化。而关公文化,则是这血脉中一股澎湃的激流。2021年12月2日,关公文化协会在武汉保利时代的会议室里汇聚了众多文化精英,共同开展了一场关于关公文化发展深入交流的活动。此次交流会由赵云峰秘书长主持,唐清元、张会明、杨靖鸿、廖继科等文化界知名人士也出席了会议。
关公,这位被十五位帝王册封过的传奇人物,其封号之长,达26个字,代表着忠孝节义的精神。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完美化身,武圣的美誉与孔子齐名,从一个凡夫俗子进化到圣人的境界,堪称奇迹。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关公的忠义仁勇诚信精神,早已成为华夏子孙的文化精髓。关公文化,已经从历史和地方性的文化资源中崛起,上升为一种现代性、民族性的文化符号。它的精神内涵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成为了全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共享的文化资源。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赵云峰深情地表示:“人们之所以崇敬关公,不仅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和历史传说,更是因为他所展现出的忠义形象能够塑造人、感召人、鼓舞人。他为我们树立了浩然正气、大义凛然、精忠报国的英雄形象,激励着无数忠义之士舍身取义、报效国家。他的故事不仅谱写了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更是传递了崇尚忠义武勇的民族文化传统。”
关公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弘扬关公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不仅是关公文化协会的核心理念,也是此次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理解和践行忠孝节义诚信等儒学思想,是维护和复兴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责任。关公文化也是纠正道德缺失、诚信失范等道德危机的重要精神力量,它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新的价值与作用。
在全球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关公文化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海内外同胞的爱国情怀。让我们共同携手,弘扬关公文化,激发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