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阳发现大规模矿冶遗址群,首次还原古代
湖南桂阳:介绍千年矿都的辉煌历史,古代炼锌工艺的奥秘
深藏湖南省东南部的桂阳,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悠久的开采冶炼历史,素有“八宝之地千年矿都”的美誉。《汉书地理志》记载此地曾有金官,自唐宋以来,桂阳便成为全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和铸币基地。最近,湖南桂阳发现了大规模矿冶遗址群,揭示了古代炼锌工艺流程,再次引起世人瞩目。
从明末清初的桐木岭遗址,到2016年的考古发掘,这里保存着完整、规模宏大的炼锌及多金属冶炼遗迹。桐木岭遗址位于桂阳县仁义镇与浩塘镇交界处,遗址面积约11万平方米。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区域呈品字形,分为焙烧、冶炼两个单元。
可以想象,当年的工人们在这里进行着一场场精湛的冶炼。矿料经焙烧加工后,分送至冶炼单元。每个冶炼作坊以槽形炉为主体,分布着搅拌坑、洗煤坑、沉淀坑等遗迹。在这里,工人们通过一系列精湛的工序,提炼出锌、铜、铅等多种金属。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莫林恒介绍,通过现场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初步推断这是一处多种金属冶炼遗址。出土的青花瓷器、钱币、坩埚等器物,结合遗址的堆积厚度,初步推测遗址始于明末清初,废弃于清代中晚期。
不仅如此,桂阳还发现了与炼锌有关的焙烧炉、槽型炉、房址等遗迹。在洗矿槽底部,发现了使用炉渣拌以砾石浇筑铺垫的痕迹,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工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陈建立教授认为,桂阳的矿冶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冶炼技术、铸币史、赋税史乃至政治社会史都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桐木岭的槽形冶炼炉,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炼锌炉,对于完整复原古代炼锌术起到关键作用。
桂阳的矿冶遗址不仅揭示了古代炼锌工艺的奥秘,还展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从矿冶考古的角度来看,桂阳的矿冶遗址代表了学科的发展方向之一,也为今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矿冶遗址的调查工作提供了借鉴。
这一发现无疑为桂阳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多关于桂阳矿冶遗址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奇技网,让我们一同见证这座千年矿都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