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乡心五处同

天下奇闻 2025-06-21 23:09www.178929.com天下奇闻趣事

“一夜乡心五处同”源自唐代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这句诗如同一条纽带,串联起战乱中离散亲人的共同乡愁。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这句诗的内涵。

一、历史背景中的诗

这首诗创作于河南地区的战乱、饥荒频发时期。白居易与亲人被迫分散于五地,这种骨肉分离的痛苦促使他望月感怀,写下此诗。诗中记录了“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的惨状,展现了一幅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凉画卷。

二、诗句的赏析

情感表达方面,诗人通过“五处”强调亲人分居异地的现实,传达出离散之痛。而“一夜乡心五处同”则表达了虽然身处不同地点,但大家的思乡之情却是一样的,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分散的亲人心灵上依然紧密相连。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明月的意象,既触发了思乡之情,又隐喻了离散亲人虽身处异地却共享同一片月光,从而强化了情感的凝聚力。白描与对比的手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如“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等句子,烘托出流离失所的凄凉。

三、深层的象征意义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个人乡愁,更折射出安史之乱后百姓颠沛流离的集体记忆,成为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的典型写照。即使身处五地,亲人之间的血脉亲情仍紧密相连,凸显了战乱中亲情的永恒价值。

全诗共八句,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收束全篇。前六句描述了诗人的遭遇和背景,尾联则以明月为纽带,将个人的悲慨升华为普世情感。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离散之痛,更反映了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和亲情的重要性。它如同一座桥梁,将分散的亲人心灵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成为战乱时期人类情感的共鸣和凝聚力的象征。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29.com 奇巧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异事,天下奇闻趣事,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宇宙探索,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