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人对中国人态度
天下奇闻 2025-06-27 00:42www.178929.com天下奇闻趣事
一、民间交流的炽热情谊
黎巴嫩的签证官在遇见中国游客时,总是主动用中文进行交流,甚至耐心要求游客反复念出自己的中文名字。当地的民众每当遇见东方的面孔,都会主动合影,他们对中国人的好奇与欢迎之情溢于言表。更有热情的黎巴嫩大学生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他们不仅喜欢中国的文化,还乐于分享自己的文化体验,如民族舞蹈等。
二、官方的高度赞誉黎巴嫩驻华大使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的感受,前哈桑·迪亚卜也曾称赞中国人民友好、乐于助人。在英国BBC的年度调查中,黎巴嫩更是位列全球对中国好感度前五的国家,这种官方层面的认可足以证明黎巴嫩对中国的友好。
三、患难之中的真情互助在中国遇到黎巴嫩贝鲁特爆炸事故后,中国第一时间提供了100万美元的援助和医疗物资。疫情期间,两国更是互相支持,黎巴嫩的师生录制了声援武汉的“中国加油”视频。当黎巴嫩遭遇困境时,中国民众的自发前往使馆悼念遇难者的善举也被黎巴嫩大使特别提及,这些举动都彰显了中黎之间的深厚友谊。
四、文化教育的桥梁早在2006年,黎巴嫩就在中东地区首建了孔子学院,这为两国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黎巴嫩,汉语学习者涵盖了学生、商人和专家等多元群体。两国还互设文化中心,进一步促进了双向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黎巴嫩因冲突影响,部分民众生活陷入困境,但这并未改变他们对华友好态度。有黎巴嫩女孩向中国朋友表达“想来中国”的愿望,这更多源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而非对中国态度的改变。这种特殊时期的情感诉求,更凸显了中黎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追求。 上一篇:散华礼弥主题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