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在人民心里
作者:刘博超(光明日报教育部特约记者)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光明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特刊的采访工作。首站,我来到了上海的渔阳里,这里曾是陈独秀在沪的寓所,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所在地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诞生的地方。历史在这里重现,让我深感震撼。石库门外,一位热情的老先生正为游客讲述着这片土地的红色历史。偶然得知,他曾是这座建筑的主人,直至几年前才搬离。但他依旧常回此地,自发地传播红色文化的种子。他微笑着告诉我:“为了守护红色文化,为了传承党的恩泽,我们的付出都是义务的。”此情此景,令我感动不已。
随后,我前往浦东展览馆。在那里,我遇见了一位昔日杨树浦棚户区的老者。他回忆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他随着党的号召,搬迁至浦东金桥地区。随着浦东的飞速发展,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赖党,跟随党的步伐,总是正确的。”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与自豪。浦江两岸见证了上海的变迁,陆家嘴的高楼大厦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昔日的荒地已矗立起现代化的建筑,而曾经的工厂密布之地现已改造为美丽的城市绿道,让人尽享江景之美。
一百年前,上海已是远东的大都会,那时的繁华与辉煌似乎遥不可及。然而今天的上海,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城市。在党的领导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不断改善,这才是百年间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座大都市中的建筑和街道虽会随时间更迭而老去,但党的初心永远常青。真正的历史丰碑不仅存在于物质的建筑中,更深深地刻在人民的心中。在党的指引下,上海和全国人民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正如光明日报所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党的深深感激之情。这不仅是一篇关于上海的报道,更是一篇关于党与人民之间深厚情感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