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被骗子“洗脑” 反诈中心苦劝避免损失
七旬老人深陷诈骗迷雾,反诈中心争分夺秒挽救损失
广州日报报道,最近,广州市反诈中心迅速响应,成功地劝阻了一位七旬女事主向骗子转账,使其银行卡内的所有资金得以保全。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防范诈骗的斗争依然严峻。
在一个黄昏时分,反诈中心接到线索,提示一位女事主疑似正在与骗子进行长时间通话。反诈中心立即采取行动,向机主发送防诈骗警示短信,并多次尝试电话联系,但一直未能接通。值班员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迅速联系事主的儿子说明情况,请求他尽快劝阻其母亲。第二天反诈中心再次接到线索显示事主仍与骗子持续通话,怀疑其已被骗子洗脑。反诈中心值班员坚持不懈地拨打事主及其家人的电话,最终成功联系上事主家人并多次请求他们尽快劝阻。但事主的家人坚称事主不会被骗。
面对这种情况,反诈中心没有放弃。他们设法找到事主的住址后通知番禺区公安分局上门寻找。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多次敲门无人应答。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反诈中心持续发送警示短信、拨打事主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甚至电话关机。反诈中心意识到事主可能被骗子指引到酒店开房。
经过进一步了解,事主杨女士已在番禺区某酒店开房。反诈中心立即通知番禺区公安分局民警到场找人。民警火速赶到酒店,在房门外对事主进行解释和劝导,最终获得事主的信任并进入房内。在事主即将转账至诈骗账户的最后一刻成功劝阻她,避免了银行卡内的经济损失。
据了解,杨女士是独居老人。她在21日接到自称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称有人盗用她的身份信息开通银行卡在上海消费,并称她涉案。杨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准备转账操作时被及时赶到的民警制止。这次事件成功避免了杨女士银行卡内现金存款和理财基金共约7万多元的经济损失。
反诈中心的快速反应和不懈努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他们始终保持警惕,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争分夺秒地保护每一个可能受到诈骗的人。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面对诈骗行为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及时核实情况并寻求帮助。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共同构建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