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陷“洗黑钱”骗局被骗65万 对方冒充公检法人员
警惕“洗黑钱”骗局——女子被骗65万,警方发出紧急提醒
近日,海口市民胡某遭遇了一起令人痛心的诈骗事件。她接到一个自称是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邱检察官的电话,对方声称胡某名下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犯罪,并附上一张德国网络通缉令。急于证明自身清白的胡某,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银行卡交易明细及流水清单,还将手机收到的银行交易密码告知对方。结果,骗子成功转走了其银行卡内的65万元。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近期,海南省反电信诈骗中心接到多起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的警情,受害群众少则被骗数万元,多则被骗数十万元。诈骗方式不断升级,已经从最初的“你涉嫌洗黑钱”发展到“你信用透支需负刑事责任”等更多种类。
警方对此发出紧急提醒,广大市民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犯罪分子在电话中声称是“公检法”人员,实际上是威胁加恐吓。公安机关绝对不会让公民个人上德国网查询通缉令、逮捕令,公民个人也无法登录公安专网。在侦查中,公安机关不存在“核查账户”或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让公民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
另一起案件中,海南省某县群众张某也遭遇了类似的骗局。他接到一个自称是移动公司的电话,对方称有人利用他的身份证在北京办理了3个手机号码涉嫌非法。由于数额较大,目前已立案。随后,张某的电话被转接至“北京市东城公安局”,在所谓的“吕警官”和“李检察官”的诱导下,张某将所有钱款转入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最终被骗取5万元。
【警方提醒】公检法及其他国家机关均未设立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当接到自称是公检法部门的可疑电话时,市民应坚持“不听、不信、不转账”的原则。对所谓公检法声称要进行资金审查的行为,更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以及密码等敏感信息,以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市民,务必加强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电话,尤其是涉及公检法等部门的情况。如若发现上当受骗,应第一时间报警,以便及时挽回损失。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反电信诈骗宣传,提高公众的反诈意识,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