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囚禁光绪10年为何不敢直接废掉他?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女子参与政治被视为不妥。有三位女子却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们分别来自不同的时代,却都在权力的舞台上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决断。
其中一位,活跃在清末,她掌握大权长达半个世纪,且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囚禁生涯。令人费解的是,她为何如此大费周章地囚禁光绪皇帝,而不是直接废掉他?她究竟在怕什么?
这其中的原因,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之间的纠葛密切相关。慈禧太后曾全力支持光绪皇帝,将权力交还给他,在变法后期,光绪皇帝与维新派人士决定采取行动,杀掉慈禧太后和荣禄。这就是著名的“围园杀后”事件。得知这一消息后,慈禧太后果断发动戊戌政变,杀了六君子,囚禁了光绪皇帝。
在慈禧太后的眼中,光绪皇帝如同自己带大的孩子,如今却要置自己于死地,这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接受的。慈禧太后刚开始囚禁光绪时,的确曾想过杀掉他,重新立新皇帝。她下了一道圣旨,声称光绪感染了重病,卧床不起,需要广招天下名医救治。
这一举动引发了舆论的哗然。人们纷纷猜测,慈禧太后是要以救治光绪为名杀掉他,造成病死的假象,然后立新皇帝。支持光绪变法的洋人们也纷纷站出来反对。英国、法国的公使要求给光绪治病,并公开表示他们只认光绪皇帝。
这一举动让慈禧太后十分生气,甚至因此向全世界洋人宣战。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慈禧太后不得不逃往西安。直到她才彻底屈服,意识到洋人的力量不可小觑。如果她废掉光绪,很可能会再次引发洋人的干涉。慈禧太后直到死前一天都不敢杀掉光绪,主要是担心会引发洋人的再次干涉,甚至可能再次引发一场战争。
这位女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出了女性的智慧和决断,虽然她的行为受到了许多争议和批评,但她也展现了一个女性在权力舞台上的生存智慧和对外部势力的警惕。她的行为和决策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历史进程,也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