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把匈奴打得一败涂地,短短十年为何就出现
神秘莫测的匈奴故事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奇秘网的小编带大家回溯历史,重温那段名将蒙恬与匈奴的较量。
在那英雄辈出的年代,秦始皇麾下的猛将蒙恬,奉命北击匈奴。蒙恬的威武之师,如暴风骤雨般将匈奴打得溃不成军,迫使匈奴人远遁他乡。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蒙恬因忠诚于抗胡事业,被胡亥的“老师”视为对手,最终惨遭不幸。十年后,秦朝覆灭,汉朝建立。再次北击匈奴时,却遭遇了震惊天下的“白登之围”。
为何在短短十年间,那个曾被蒙恬打得溃不成军的匈奴,就能摇身一变,发动令人震惊的“白登之围”呢?是匈奴人太过彪悍,还是蒙恬的神武不再,或是汉高祖的策略失误?
其实,历史的真相远比这复杂。汉高祖刘邦面对的匈奴,与蒙恬面对的匈奴,是截然不同的。背后的政权,也有着天壤之别。
蒙恬面对的匈奴,只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游牧民族,历经连年征战,早已元气大伤。面对秦国举国之力的围剿,他们只能选择远遁。那时的匈奴,甚至需要派遣太子为质子,以寻求和平。
而蒙恬背后的秦政权,是一个刚刚统一六国的强大帝国。秦始皇可以调动全国资源来支持蒙恬,这样的力量对比,匈奴自然难以抵挡。
但“白登之围”时的匈奴,已经由单于冒顿领导,他趁秦末中原大乱之际崛起,不仅收复了失地,还吞并了周边草原政权,成为草原上的霸主。其控弦之士多达三四十万,国力空前强大。
与匈奴的强盛相比,汉朝的国力远不及秦朝。刚刚经历诸侯混战的汉高祖刘邦,接手的是一个疲惫的江山。而且,汉朝只是名义上的大一统帝国,实际上许多土地仍掌握在诸侯王手中。面对强大的匈奴,汉军几次陷入包围,缺衣少食,却依然能与匈奴骑兵抗衡,可见刘邦的军事才能并不逊色。
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我们不应仅通过史书所记载的内容来判断历史人物的能力与决策。历史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