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们为何抢着想被打屁股背后有何隐情
后世学者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们认为明朝之所以出现了众多独特的皇帝和大臣,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精神疾病的影响。或许,朱元璋曾患上的精神疾病,对后世帝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明朝的皇宫中,皇帝们的行为常常让人捉摸不透,而大臣们也不甘示弱,其中许多人竟然以被皇帝责罚——脱裤打板子为荣。
明朝有一位名叫赵用贤的官员,他的体型丰满,脂肪丰厚,这让他在打板子时格外能抗打。有一次,赵用贤的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他却奇迹生还。活下来后,他立刻命令妻子将他屁股上的烂肉割下,然后风干收藏。赵用贤为何会这样做?他拥有一块风干的腊肉又能派什么用场?显然,这不是为了食用,而是为了炫耀。对赵用贤而言,被皇帝打屁股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是他在同僚面前炫耀的资本。
明朝的大臣们似乎都热衷于与皇帝唱反调,而明朝的皇帝们则个个性情刚烈,动辄就对大臣们施行体罚。明朝前期,大臣们还算幸运,至少还能穿着裤子挨打。但到了明朝后期,情况愈发严重,连遮羞的裤子也被扒掉。尽管大臣们被打得越来越惨,但他们似乎对打屁股这件事越发热衷。很多人甚至主动寻求被打,因为他们认为,皇帝打的不是他们的屁股,而是给他们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许多大臣都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唐太宗虽然有时想要弄死魏征,但他也为自己留下了善于纳谏的美名。相比之下,明朝的皇帝则更为残暴,一言不合就开打。只要有大臣被皇帝打,这个大臣在民间和官场的声望就会迅速提升。这种“敢于廷争面折”的名声对官员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明朝的官员们中不少人都有点受虐倾向,他们甚至乐于激怒皇帝,让自己吃上几顿“竹笋炒肉”。而明朝的皇帝中,大多数都带有一种暴虐因子。这种特殊的氛围下,明朝朝廷上打屁股的事件从未间断过。可以说,这种独特的君臣关系和文化现象,无疑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和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