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张廷玉有哪些轶事典故?
名臣张廷玉历经三朝,居官长达五十余年,可谓是一代名臣。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足迹,这位历史巨人的轶事典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廷玉的世界。
退名画的故事可谓广为人知。张廷玉钟爱其子张若霭,这位少年便继承了父亲的鉴赏眼光,书画皆精妙。某日,张廷玉欣赏一幅名人山水画时,其子误以为父亲渴望得到此画,便擅自将其取来。但张廷玉发现后,却大惊失色,他认为此行为不妥,责骂儿子并表示自己并无夺取他人之好的意图。其子深感愧疚,立即将画归还其主,张廷玉这才作罢。这一事件彰显了张廷玉的高尚品格和正直性格。
除了对艺术的热爱,张廷玉在官场上的表现也令人称赞。他性情宽厚,驭吏却异常严厉。当他主管吏部时,一位老奸巨猾的官吏张某成了他的目标。此人舞文弄法,祸害了许多官员。张廷玉果断下令严惩不贷,朝中权贵出面营救也无济于事。人们纷纷称赞他为“伏虎侍郎”。
在处理文件方面,张廷玉展现出了文思敏捷的一面。除了编史之外,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缮写上谕。在西北战事期间,他协助雍正完善了军机处,成为国家军政大事的决策机构中的办事大臣。每日面对众多的文件,他总能迅速而准确地处理,未曾出错。即使在清廷对准噶尔用兵紧张时期,每日数百件的文件也从未让他手忙脚乱。他常常坐在轿中办公,甚至回家还要熬夜加班,以使得第二天能够及时拿出处理意见。
在乾隆初期,满汉大臣之间的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张廷玉与鄂尔泰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剧。某日,鄂尔泰脱帽乘凉时,环视四周后自言自语地说:“此帽置于何所?”张廷玉则微微一笑回应道:“此顶还是在自家头上为妙。”这一回答让鄂尔泰不悦数日。
张廷玉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女婿曾涉及吕留良案并任四川学政时有枉法行为。乾隆十五年,几乎籍没了张家的全部财产。后来从轻处理,但责令他尽缴任官50年来所得的各项御赐物件。尽管如此,张廷玉的一生仍堪称传奇。他的品格、才华和毅力都成为了后世楷模。这些轶事典故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