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零录取率的一场科举考试,李林甫为何这

天下奇闻 2025-07-25 09:03www.178929.com天下奇闻趣事

今天,风趣网的小编要为大家分享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个故事历来都是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说到考试,我们不得不提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揽才手段。科举考试,从总体上看,是一项较为公平的选拔机制,它改变了魏晋以来的用人体制,让更多的底层才俊有机会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历史总是充满了曲折与荒诞,其中几次科举考试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让我们来谈谈一次零录取率的考试。那是在公元746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初到长安,怀揣着求官的梦想。当时的唐玄宗正沉迷于繁华的盛世,把朝政交给了李林甫。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47年,杜甫和其他杰出的才子参加了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是李林甫,他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对于才能出众的人,他总是想方设法地除去。他阻塞了言路,使得参加“制举”考试的人全部落选,创造了零录取率的考试纪录。连玄宗本人也被蒙在鼓里,还以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这场考试的参与者还包括著名诗人元结,它的零录取率至今仍未被打破。

再来说说一次关于不满一岁考生的录取记录。奸臣秦桧掌握了宋朝的朝政十九年之久。在绍兴二十四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甚至为其只有九个月的孙子秦埙谋夺状元。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任命亲信为考试官,这些人为了讨好秦桧,纷纷串通作弊,准备录取秦埙。虽然最终秦埙没有成为状元,但也高中榜眼。这对于那些辛辛苦苦读书数十年的举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秦桧的侄子、姻亲、朋党等都得到了头衔。

我们要讲的是一次零活着回家考生的考试。在明朝末年,张献忠是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攻破成都后,为了不给新政权留下人才,举办了一次特科考试。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都被集中在成都青羊宫,然后全部被坑杀,制造了一次人类历史上的大屠杀。

这个故事充满了荒诞与悲剧色彩,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的残酷与无情。这些零纪录的考试也成为了人们永远的谈资,让我们反思权力的腐败与滥用对人性的扭曲和破坏。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29.com 奇巧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异事,天下奇闻趣事,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宇宙探索,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