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好处费办业务 长沙查处不动产登记违纪窝
长沙不动产登记中心窝案介绍:微信收取好处费,业务办理成利益交换
近日,长沙市民在办理不动产业务时普遍感受到窗口办事效率显著提高,这一变化源于长沙市纪委查处的一起严重窝案。
今年一月,一封举报信将长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内部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公之于众。信中指控该中心某些党员干部通过微信收取好处费,以加快业务办理速度。市纪委立即采取行动,成立专案组进行深入调查。
经过长时间调查和证据搜集,发现这起案件涉及人员众多,已经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业务量猛增的背景下,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通过微信等渠道收取好处费,甚至与外单位人员勾结,形成利益链。他们设立的潜规则是:谁拿钱,谁就优先办;谁拿的钱多,谁就办得快。甚至有的即使办好了证,因为没有得到好处,就会拖延到法定工作日的最后期限才给办事群众。
据市纪委纪检监察室主任孔蓉晖透露,自去年九月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以来,已有超过百名工作人员涉及此事。其中审核一科原副科长廖顺华、审核二科工作人员彭建军等人收取的好处费金额高达数十万元。这种不正之风不仅损害了市民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政务服务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为了彻底整治这一问题,长沙市纪委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召开专题会议,敦促涉案人员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同时明确表示,主动交代问题或检举揭发他人的,将依纪依规从轻处理。对于不主动配合或干扰调查的人员,将依纪依规从严从重惩处。目前,廖顺华等几名主要涉案人员已被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有八十多名工作人员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问题。
这一案件的查处不仅为市民带来了更加公正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也为整个政务系统敲响了警钟,提醒广大公务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切勿触碰法律红线。希望这次事件能够成为推动政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契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为广大市民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