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公:历史上的长寿传奇,县志记载享年超过
福州永泰县流传着一则古老而神奇的故事,关于一位名叫陈俊的寿星。据说陈俊生于唐朝中和年间,历经五代、宋、元,最终在泰定年间去世,享年惊人的四百四十四岁。这一事迹在《清版永福县志》中有明确记载,也在《福建名人词典》中留下了他的足迹。尽管科学认为人类不可能活到如此长寿,但这个传奇故事并非凭空而来。
陈俊一生行医,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医。他没有子嗣,由乡亲们供养。晚年时,他的身体逐渐萎缩,但这并未影响他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他们把他视为世间珍宝,甚至神明附体,对他充满敬仰。平时,乡亲们劳动时都会带上他,让他与田间地头的劳动者们聊天,彼此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由于他总是被放在菜篮子里带往各处,他便得到了“菜篮公”的绰号,这个绰号一直流传至今。
陈俊不仅寿命长久,还以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著称。他建造或主持建造了许多项目,如謷峰宫、桥亭廊桥等,为村民提供了许多便利。他在村里威望极高,只要他说一句话,就能解决许多纠纷。他的温和性格、善良心灵、豁达胸怀以及简朴的生活方式都让人敬佩。他还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只要用手抚摸,就能缓解孩子们的头疼脑热,这个能力让他在民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岁月的流逝,陈俊的身体逐渐萎缩,仿佛真的返老还童,从成年人变回孩童。当他活到四百多岁时,体重甚至不到十斤。他去世后,乡亲们将他的遗骨塑成雕像,安放在汤泉庙中作为纪念。他被誉为永泰的“小彭祖”,与江苏活到800多岁的彭祖相提并论。
这个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长寿的传奇,更是关于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中医的传奇。陈俊的生命历程和品质让人感叹,也让人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度过。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激励着人们追求善良、乐于助人,珍惜生命,尊重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