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警示通报上海地铁伤亡事故
从交通运输部传来的一份深夜发布的《关于“1·22”上海地铁乘客伤亡事件的警示通报》,引发了广泛关注。该通报提到的上海地铁15号线发生的乘客伤亡事件,让人们痛心之余,也对城市轨道安全交通的运行产生了深思。
在1月22日的下午,上海地铁15号线祁安路站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位老年女乘客在下车时不幸被屏蔽门夹住,工作人员迅速采取行动进行救援,但最终还是未能挽回她的生命。事故的具体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这起事件,以及其他近期发生的两起事故事件——青岛地铁的接触轨失电导致的区段停运和重庆地铁因巡检发现异常及时停运部分区段的事件,都凸显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三起事件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此,《通报》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提出了严肃要求。
对于正在运营的全自动运行线路,特别是新开通的线路,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督促运营单位全面审视和复盘系统联动、人员操作等运营场景。在初期运营阶段,必须配备具有驾驶技能的人员值守列车。这些人员将全程监视列车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将按照既定规则迅速处置。
对于拟近期开通的全自动运行线路,交通运输部更是从严要求。设施设备运行质量、从业人员能力等都需符合严格标准。还需加强车辆、信号等专业的有效衔接,优化岗位职责,并加强行车、客运、应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修订整合。
《通报》还强调,要进一步完善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值守、物资储备、通信保障等工作都需做到位。特别是要组织针对异物侵限、极端恶劣天气、大客流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
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希望通过这次警示通报,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能够真正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每一位乘客的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