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秦朝做了很多贡献,为何结局却很悲惨呢
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王朝诞生,它就是秦王朝。这一创举不仅废除了过去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中央集权制的正式确立。这一重大变革的推动者,正是秦朝的丞相李斯。
李斯不仅是郡县制的坚定支持者,更是秦朝建立后众多重要制度的制定者。从皇家礼仪、法律法规到思想教育,再到文字、车轨、度量衡等,秦帝国初创的顶层设计几乎都离不开李斯的身影。他不仅深受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连诏书都由他起草、保存和发布。
这位曾权倾天下、人人敬仰的重臣,结局却是被活活腰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战国末年,群雄逐鹿,李斯出生于汝南上蔡,即今河南省上蔡县。他年轻时因机智聪颖、字写得好而担任小吏。不甘心平凡的他,毅然辞职,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他选择了锐意进取的秦国。
在秦国掌权时代,李斯自荐并受到封为“郎”。凭借聪明才智和敏锐洞察力,他逐渐得到了与秦王对话的机会。当秦王采纳了他的建议——“诸侯名士可以收买的,用重金收买并拉拢;不愿归顺的,就用利剑杀掉,离间其君臣之计”,李斯成功离间了六国的关系。他得到了秦王的信任,被封为客卿。
在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过程中,李斯发挥了关键作用。嬴政统一六国后,他当上了丞相。随着嬴政成为始皇帝,他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并五次东巡寻找仙药。当始皇帝病重时,公子扶苏作为公认的储君人选被秘密召回咸阳主持事务。但宠臣赵高担心扶苏继位后会惩治自己,不愿意践行始皇的遗命。为了篡改遗命并拉拢丞相李斯,赵高软硬兼施地劝说李斯参与阴谋。最终,李斯出于害怕失去地位的心理而同意了赵高的要求。他们宣布始皇嘱托自己立胡亥为君,并伪造诏书令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自杀。胡亥继位后成为秦二世皇帝。赵高升任郎中令成为大权掌控者后借机陷害李斯将其下入监狱并最终将他腰斩并夷灭三族。李斯的经历令人感慨不已如果当初他能坚守初心拥戴扶苏结局也许会大不相同人一旦走错路往往会面临惩罚需要时刻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