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嬴为何要自毁长城逼死白起?只因為得
战国时期的名将传奇——白起的一生
在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战国时期,提及战功最显赫、名气最大的名将,人们总会想到白起。自公元前293年起,他便以惊人的战绩震撼六国,成为六国军民心中的噩梦。嬴稷手中的利器,兵锋所指,六国无不拜服。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当提及战国死得最冤枉的名将时,白起的名字同样不会缺席。赢得长平之战重大胜利后,他在秦国的命运却急转直下。与秦王嬴稷在是否继续攻打赵国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最终因相国范睢的谗言,被秦王赐剑自杀。
白起的死,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塬因。对秦王嬴稷而言,杀了白起,他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长久以来,郿县作为“秦国第一县”,是秦国的兵力来源地,孟西白叁族在此世居,逐渐成为秦国的特权阶层。军权大部分落入郿县的孟西白叁族和夏阳司马氏手中。
嬴稷虽然在位时间长久,但前期大权旁落,直到公元前266年,在范睢的建议和支持下,他才真正夺回王权。军权仍在他人手中。白起的存在对秦王来说是一个威胁,他迫切需要收回军权。白起自杀后,国尉司马梗被罢免,其后司马靳被杀,秦王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秦宣太后及其亲信把持了秦国朝政长达41年之久。虽然嬴稷收回了王权,但朝中仍有不少人支持或同情他们。白起是由魏冉重用和提拔的,为了清除朝中异己势力,杀之也在情理之中。
白起的杀心过重,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余万赵军,使得天下为之震惊。秦国和秦王承受了巨大压力。杀了白起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
白起在军中影响力巨大。杀了白起有利于秦王提拔和重用的大将如王陵、王龁等人更快地掌控军队。
白起的死确实有其冤枉之处。但对秦王嬴稷而言,杀了白起能为他带来多重好处:收回军权、消除异己、缓解压力并提升自家大将的影响力。失去白起可能短期内会让秦国遭受一定损失和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影响不大。秦王嬴稷杀了白起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
这位传奇名将的一生,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战功和遭遇,都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