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战老战士回忆:父子互不知在中国对日作
在中国东北,耸立着众多庄严肃穆的苏军烈士纪念碑。我们曾亲身参观过绥芬河、东宁、牡丹江等地的这些纪念碑,无不感受到中国和人民对它们的深深敬意。这些纪念碑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与苏联在二战时期的深厚友谊。
每当提及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的日子,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许多老战士都会怀着深深的感慨回忆起那段历史。第一列琴斯基区的老战士协会副主席科诺瓦洛夫先生,在提及自己曾经赴华对日参战的经历时,更是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他说,他们那个区域有高达80%的老战士在二战期间都曾踏足中国的土地,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而现在,那些还在世的老战士已是凤毛麟角,年龄最小的也已迈入了八旬之列。
科诺瓦洛夫先生更是带着深深的感慨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曾与三个好友一同前往中国,然而不幸的是,他的三个朋友在一场吉林省的战斗中都英勇牺牲,只有他一人得以重返祖国。但他欣慰地看到,中国人民始终铭记着苏军在二战中的贡献,对他们充满敬意。更令人欣慰的是,中俄两国这对曾经的战友,如今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如今,科诺瓦洛夫先生已经92岁高龄,但他的声音依然洪亮,精神矍铄。他指着一张纪念照告诉记者,那是二战65周年时拍摄的,当时他还受邀前往莫斯科红场参加纪念活动。当记者采访另一名老战士多尼奇时,他的女儿特意赶回家来,为听力有所下降的父亲担任“翻译”。多尼奇激动地回忆起他在中国的经历,包括中国人对苏军的深厚情谊和尊重。他说,中国人为苏军战士做了新,让他们能够换洗,当时的中国对苏军充满了友好之情。多尼奇的经历更是让人感动,他从中国回来后才知道他的父亲也曾经在中国参加对日作战。这展现了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记忆。
这些老战士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历史,更是中俄两国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他们的经历见证了中俄两国在二战中的深厚友谊和共同抵抗侵略的决心。(朱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