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抗战中,中国哪座城市被毁得最惨?南京重庆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中国众多城市饱受摧残,但哪座城市的毁损最为惨重呢?除了南京大屠杀和重庆大轰炸的惨痛记忆,恐怕再无出长沙其右者。作为日军重点进攻的目标之一,长沙历经了长达六年的四次会战,尤其是1938年的那场大火,更是让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化为焦土。
那是一场震惊中外的“文夕大火”。在全面爆发的抗战中,国民为了坚定抗战决心,曾提出“焦土抗战”的策略,主张“坚壁清野”和“将撤退的地方”彻底摧毁。随着1938年武汉会战后,武汉的沦陷,湖南成为了抗日前线的重要阵地。
1938年11月,日军从北方向湖南发起进攻,临湘、岳阳相继失守,长沙的局势变得异常严峻。就在日军攻入湖南的前一天,蒋介石在长沙召开军政会议,重申了“焦土抗战”的方针。就在11月13日凌晨,一场大火突然在长沙城蔓延开来,这场大火持续了五天五夜,让长沙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关于这场大火的起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误判,当时城里的守军误以为日军已经逼近了长沙城外,由于“情况紧急”,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下令放火,实施既定的“焦土抗战”策略。另一种说法则是张治中在回忆录中提到的,他称长沙大火是一次意外的、突发的灾变。
无论起火原因如何,这场大火给长沙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逾3万人遇难。大火后,全国震惊,舆论哗然,要求严惩张治中。但对于蒋介石来说,他不能枪毙张治中,于是在大火后的第六天,他将长沙警备司令等三人处以死刑。
长沙的大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火灾之一,其他几座城市是格勒、广岛和长崎。这场大火不仅给长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整个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不屈不挠、坚决抵抗的决心和勇气,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