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宪在三国时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被忽略的守
三国,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英雄们纷纷崭露头角。最精彩的部分并非三国建立之后,而是在三国形成前的那段历史,也就是末。乱世之下,群雄逐鹿,之乱和诸侯争霸是其中的高潮。许多英勇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都发生在这段时间。
三国形成后,似乎精彩程度有所下降。像文鸯这样的猛将,因为没有赶上武将争锋的时代,只能遗憾地错过。三国后期,还有许多这样的奇才,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埋没了。
蜀汉后期,出现了一位英勇的守城神将——罗宪。在蜀汉灭亡之际,他苦守孤城,三次粉碎了孙吴的进攻,成为两国边境的一道铁闸。罗宪的生活年代主要集中在命丧五丈原之后,继任为相的年代。他虽然出生在荆州,但因其家族跟随刘备入蜀,成为蜀汉集团的一员。
罗宪从小便拜蜀汉名士谯周为师,长大后入朝担任太子的宿卫官。他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曾作为使者出使孙吴。“蜀汉四相”相继谢世后,宦官专权,罗宪不愿同流合污,被贬到巴东镇守永安城。
当蜀汉被邓艾、钟会灭亡后,罗宪不愿归顺曹魏,据城固守。孙吴见状,派将军盛曼进军巴东。罗宪识破孙吴的不义之举,选择投降曹魏。他并非轻易屈服,而是出于战略考虑,为蜀汉保留一线生机。
后来,“幼麟”姜维企图恢复蜀汉,但失败导致邓艾、钟会相继被杀,蜀中陷入混乱。孙吴抓住机会,增兵巴东,强攻永安。罗宪一面求援,一面组织军民抵抗。他在关键时刻大发神威,斩杀步协,大败东吴军。
吴主愤怒之下,派“江东四英”的儿子率大军前来增援。罗宪的部队只有两千人左右,却坚守城池六个月之久。在名将陆抗面前,他展现出了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品质。最终,曹魏从荆州方向攻打孙吴的西陵,陆抗撤围而去,永安城逃过一劫。
罗宪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广泛认可。在篡魏后,他对罗宪大加赞许,并让他继续留任巴蜀地方官。罗宪的子孙也都得到了善终。他的事迹令人敬佩,展现出了真正的英雄气概。他的忠诚、勇敢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成为了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