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业“数智”转型驱动产能恢复
浙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能恢复
在浙江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助力产能迅速恢复。
近日,记者走访了浙江省的几个主要制造业企业,目睹了这一变革的真实场景。在永康市的合达铝业金工车间,自动化加工中心的机器全速运转,赶制产品。公司总经理吴斌介绍,尽管疫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由于企业提前实施了数字化转型,公司的产能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吴斌表示,“机器换人”计划不仅缓解了用工压力,更提高了生产效率。他们计划今年继续投入资金,实施自动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乐清的正泰小型断路器数字化车间。AGV小车在自动化的流水线上运送零部件,自动包装工序快速完成产品包装。这个数字化车间已经实现了24小时满产状态,全力保障订单交付。这正是智能制造的优势所在,它不仅能在疫情期间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还能提高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在衢州江山市的申达电气集团浙江换热器有限公司,散热片自动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公司常务副总徐维荣告诉记者,虽然员工数量减少了30%,但依靠自动化设备,他们仍然能够满足客户需求。这就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红利,它让企业在面临挑战时依然能够保持竞争力。
浙江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得到了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浙江推出了“机器换人”“企业上云”等计划,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数字化、智能化投入。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表示,这反映了工业企业正在从固定资产“硬投资”向数字化“软投资”转变。
展望未来,浙江将进一步加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根据规划,到2022年,浙江将建设示范智能工厂1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3万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转型不仅将提高浙江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将为浙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这场数字化转型已经深入浙江制造业的,成为企业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制造业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创造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