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宜居时间只剩下5亿年?
地球上的生命在未来五亿年内将面临宜居性的严峻挑战,而非如全球媒体最近所报道的拥有长达17.5亿年的缓冲期。这一观点是由著名行星科学家詹姆斯卡斯廷(James Kasting)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提出的。
卡斯廷指出,近期在《天体生物学》(Astro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引发了相关媒体报道,但这些报道未能充分考虑到地球未来二氧化碳补偿界限的问题。这一界限是指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超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点。一旦越过这个界限,将导致地球上多达95%的植物停止生长,这是关乎地球生命存续的重要转折点。
卡斯廷批评了论文第一作者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研究生安德鲁拉什比(Andre Rushby)及其同事,他们未能充分考虑到地球表面温度长期上升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预计会降低这一重要因素。这一因素在估算生物圈存在期时必须予以考虑。
卡斯廷进一步解释道,地球气候的变暖和太阳亮度的自然增加将加速大陆硅酸盐岩石的侵蚀过程,导致二氧化碳从大气中被移除并以碳酸盐沉积物的形式回归地球。这一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太阳亮度的自然增加。随着太阳的膨胀和老化,其亮度会自然增加,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十亿年便会增加大约10%。
卡斯廷警告说,当太阳亮度增加和地球二氧化碳浓度降至百万分之150(ppm)时,大多数植物将无法在地球上存活。在这一残酷的未来景象中,玉米、甘蔗和热带草等具有较低二氧化碳生存需求的植物可能会成为幸存者,填补某些生物的空缺。但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忧心的趋势,地球的宜居性问题需要全球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来解决。
想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宜居时间的相关内容,请关注奇事网频道,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的报道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