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主坟名称的由来 到底是哪个公主-
公主坟背后的故事与介绍
早在地铁建设的1965年,关于公主坟内的公主身份的问题,就已经被文物部门通过挖掘与历史资料的考证所揭示。位于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因其过去葬有的两位公主而得名公主坟。这两位公主分别葬于东西两边,东边的是庄敬和硕公主,西边的是庄静固伦公主。
庄敬和硕公主是嘉庆帝的第三女,生于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为和裕皇贵妃所生。她于嘉庆六年(1801年)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但不幸的是,她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去世,年仅三十一岁。而庄静固伦公主作为嘉庆帝的第四女,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在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却在嘉庆十六年五月离世,年仅二十八岁。
按照清朝的祖制,公主在去世后不能进入皇陵或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茔。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庄敬和硕公主和庄静固伦公主因为是同年死亡,仅隔二个月,所以被埋葬在同一处。公主坟的墓地曾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种植着古松、古柏、国槐、银杏等树木,显得非常古色古香。
关于公主的封号,“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是清朝对皇帝女儿的特定称谓。“固伦”满语意为天下、国家、尊贵、高雅;而“和硕”意味着一方。这两种封号强调了嫡庶之别,但也有例外。公主不能称为格格,格格是皇家贵族小姐婚前的统称。在清朝时期,不同等级的亲王、世子、郡王、贝勒等的女儿有不同的称谓。无论是哪种称谓,这些公主们都已离世多年,只留下这些历史资料供我们和回忆。
公主坟不仅是两个年轻生命的安息之地,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如今,我们在感叹历史的也应对这些为历史留下足迹的人们怀有敬意。她们的命运、婚姻和生活方式,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珍贵印记,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珍视。